滔滔的雅砻江水,如一把利剑,把大山劈为两半,使东西两山遥相对峙。岸西山的一大片坡地,左为龚家沟,右为磨房沟,背靠太阳湾山,这个地方象一把躺椅放置,此处就叫烟袋村。据《九龙县地名录》载:烟袋乡原驻地在烟袋埔子而得名,烟袋埔子(村)因房舍连成一片,形如装烟口袋而得名,藏语地名,其意,“阳山埔子”。 这个村的小组带“湾”字的居多。当旭日渐渐东升的时候,阳光象一大块红绸,从太阳湾慢慢铺下来,先盖着白龙湾,再盖着黃连湾,最后盖着桤木湾时,整个村寨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了。 庄户人家,一些掩映在浓荫蔽日的核桃林中,一些石板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瓦白墙、砖混平房,样式各异,相映成趣。纵横交错的村道上,赶牛羊的,吆喝骡马的,拖拉机、摩托车、小车、大车的声音,热闹非常,奏响了又一个晨曲。 挖金沟、笋叶林的铜矿开采,公路把烟袋、烂埔子两村连起来。这里居住的藏族、彝族和汉族团结如三兄弟,携手向前。烟袋村多数农户都有车,或大、小车,或拖拉机、摩托车。以前,交通不便农户的水果栽得少,一般自食,说到卖桃子什么的,竟成为笑柄。有了车,核桃、花椒、茶叶运出去也方便。做生意的小伙、姑娘也多起来,也学会了讲价銭,不过,如果你在他家中做客,什么核桃、板栗、葡萄柑橘让你吃过够。 烟袋村中心海拔1780半,主产玉米、水稻,以前由于缺水,大部分农田改旱。为解决这一困难,国家扶持,村民踊跃投工投劳,修好了三条水堰,全村六个组架通了自来水,满足了饮水、灌溉。地里的庄稼也今非昔比。 里伍铜矿的建设者们,将蛇皮河拦腰截断,使放荡不羁的河水乖乖地从岩壁中穿行,建起了石门坎电站。天时、地利、人和,烟袋乡全乡都有了电,烟袋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这些家用电器从此在农家落户。 这个阳山埔子的人,观念在转变,当然完全小学就在村中心,医疗站也建了起来。村民送子入学的积极性很高,随着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科学种田的兴趣也浓厚起来,对果树的修枝、治虫,对各类蔬菜的载培,向书本学,向示范户学,在向多样化发展。 横卧在雅砻江上的铁桥,使天堑变通途,鸡犬之声相闻,早晚相互往来,烟袋村越来越闹热了。到县城只需三个小时,到泸古、西昌进货一天可达。昼夜可到成都。 烟袋村的公路还筑成了水泥路。居住环境每年在变,好多农户修起钢筋水泥楼房,粉刷一新,就是人的穿着、打扮也在学城里,在改变陈规陋习,一切在向好发展。这个大山里的阳山埔子,沐浴着金色的太阳,一天天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