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胡氏古墓葬群:一个家族600年的记忆

[复制链接]
查看23654 | 回复3 | 2013-5-19 1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太和县三塔镇东南,有一座以“坟”命名的村庄,数百年来代代相传,叫做胡坟村。村子东面是胡氏祖茔,一座座高耸的坟包,埋葬着胡家的历代先祖。
2012年9月,市政府公布22处“阜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古墓葬群位列其中,但由于它坐落位置偏僻,建国以来又未受重视,以致几近湮没。六百多年的定居史
      据胡氏族人胡怀会介绍,他们的始祖名叫胡仪,原籍山西省壶关县杏林村,元末在南京做官,任旗守卫一职。元亡后,他的后代从南京迁出,定居于太和县三塔镇东南。从明代初年至今,六百余年之间,胡姓家族已经繁衍到了第25代,近十万人,并不断外迁,散居于阜阳、太和两县的140多座村庄中。
     胡怀会说:“在这座始创于明朝的家族墓地中,规格最高的,当数始祖胡仪之妻卢氏太君墓。”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祖坟内,规格最高的不是始祖胡仪之墓,而是他的妻子卢氏太君呢?
      原来,胡仪在南京做官时,恰巧赶上了反元起义军的进攻。为了使南京城不被攻破,胡仪率兵坚守,不幸与两个儿子同时遇难,为国牺牲了。
       明代建立以后,胡仪的夫人卢氏太君,便带着儿媳与年幼的孙子,踏上了流亡之路。同时从南京迁出的,还有他的另一位黄姓夫人。临行前请人占卜,卦辞显示,要她们“逢太居住”。于是,卢夫人便携长媳、孙迁居到了太和县。而另一位黄夫人,据说携次媳、孙,定居在了太湖。
      太和县的胡仪后代,为了纪念先祖的原籍地“壶关”,便在坟茔附近的胡老庄建立宗庙,名“壶关庙”,现改称“胡关庙”。清乾隆年间,胡仪十三世孙胡巨振,还曾在太和县城西大街,建立胡氏宗祠一座,建国后为县公安局办公地,现已拆除。

规模宏大的古墓群
     在三塔镇附近的村庄里,提起胡坟,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不知道的。据胡氏宗亲会副会长胡永志介绍,胡氏祖茔原占地133亩,内植松柏,十分壮观。卢氏太君墓前,立有石碑,前有望柱与石供桌、石香炉、石花瓶、石蜡台等物。
      文革期间,卢太君墓前的石质祭器大都被砸毁,石望柱被砸成数截,扔在了井里。其他石器、墓碑等,也都被拉走,有的作为井台,有的就扔在路边,任由他人破坏。
      祖茔内的松柏林,建国前曾被小面积砍伐过一部分,后又补种。1951年,离祖茔不远的关集镇修建木桥,松柏林再次遭到砍伐,这一次没有补种。1975年,当时的三塔公社要修建大礼堂,这片历尽沧桑的松柏林,被彻底砍伐,木料作为修建礼堂之用,原址即改为农田了。
      记者在卢氏太君墓前看到,被砸毁的石望柱已被重新立起,但左侧一根,因为中间部分损坏得太过严重,无法复原,只好以水泥代替。石供桌早已不知去向,石花瓶与石蜡台,原本各有一对,现在也只能找到两个,修复后,被放置在墓前左右,石香炉保存完好。一块刻于清代嘉庆年间的“胡氏墓志”碑,也被从村内井台边拉来,重修树立在了墓旁。
      墓前正中,是一块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重修墓葬时所立的纪念碑,因为石质精良,石身厚重,文革时才幸免于难,保存至今。碑额部为“胡氏祖茔”四个篆书大字;中刻“明故始迁祖妣例赠安人卢太君之墓”;两旁为石刻对联:“一世忠贞芳流万古,四时享祭典重千秋。”

保护性修复正在进行中
      胡氏古墓葬群,历经数百年岁月,保存至今十分难得。2011年7月,太和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群名列其中。2012年9月10日,又被列入“阜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胡永志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处文化遗产,胡氏家族成立了“安定胡氏胡仪支系宗亲联谊会”,并于2011年由宗亲会会长胡银海等,捐资重修了墓园,并新建石牌坊一座。其他续建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之中。(转自:阜阳新闻网)

细阳老宅 | 2013-5-24 2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墓葬时所立的纪念碑,因为石质精良,石身厚重,文革时才幸免于难,保存至今。
细阳渔翁 | 2014-3-4 2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殿酒业董事长胡银海先生!
醉钓镜湖 | 2014-3-4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