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翔宇 于 2017-5-16 09:38 编辑
14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是在教室内读书还是球场上奔跑? 太和三中的两位学生已经在造卫星了! 或许你不会相信, 但是 卫星确实就要升空了! 有图有真相 4月2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少年星发射签约仪式暨‘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新思维发布会,在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由太和三中教育集团学子吴异卓、王硕参与设计制造的“少年星”将于今年8月16日发射升空。而与此同时,太和三中教育集团将建设“少年星校园测控分站”,并将围绕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监控,开展系列青少年STEAM教育,让太和青少年能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
本次发布会以“少年星·中国梦”为主题,邀请了主办方相关领导及航天界、教育界权威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师生代表一起回顾“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阶段成果,并公布了最新进展。
发布会上,专家们介绍“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可分为“天”、“地”、“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太和三中教育集团积极参与每个阶段,已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将争取有更大的成绩。
天
两位少年参与造星,获金奖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天”是指“天上有星”,而天上这个星,能成功发射升空,前期包含“创星”、“造星”、“发星”三个环节,即:首先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少年星”的功能设计创意;再从全国选拔出优秀少年参与“卫星套件的组装”,由他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卫星作品,经选定后转交专业院所,完成最终的研制、改造和地面环境测试,成为真正可以上天的卫星;最后,这颗卫星将于今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在“中国少年微星计划”活动中,太和三中教育集团成绩斐然,学生吴异卓、王硕荣获“中国少年星造星金奖”。
张刚老师获得了少年星金奖指导老师荣荣称号,太和三中教育集团获“中国少年微星计划优秀组织奖”。
地
建立我省第一个“少年星校园测控分站”
李铁校长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地”是指“测控站”。发布会上,组委会同步启动了“少年星测控主站”建设,并与太和三中教育集团达成合作,落地“少年星校园测控分站”。
抓住航天教育先机,太和三中教育集团与组委会现场签订了“少年星校园测控分站”建站协议,建立测控分站,并成为卫星测控分站的轮值主席学校(单位),协助总站监控卫星的相关数据。该项协议的签订,将为更多的太和青少年们有机会认识真正的卫星、监控真正的卫星。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太和的孩子们也可以在家门口“玩转”卫星。
人
引入“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人”是指“STEAM教育”。东莞科技馆除了建立“少年星测控分站”外,还将引入“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系列课程和配套的教学套件,让青少年们深入体验设计、制作、发射、监控卫星。
据了解,该整套课程分为入门、基础和高阶等多个版本,由航天技术专家与教育专家共同编写,针对不同的知识基础,覆盖从小学低年级到高中的多个年龄段。与传统的科普课程设置不同,“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系列课程,不仅遵循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将航天科技天然的系统工程属性发挥出来,有利于中小学数、理、化、天、地、生等多学科的融合理解与应用实践。
太和三中教育集团校长李铁与组委会就建立太和三中航天创客实验室达成初步意向,使“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在太和三中落地生根,不远的将来,三中学子将在自己的课桌上独立研制卫星。
航天创客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技术上教会孩子们如何做卫星,而是引导他们把观察的视角由地面提升到太空,把思考的维度由个人和学校扩展到全人类,唤醒孩子们内心求知和探索宇宙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