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名志愿者在太和签遗体(器官)志愿捐献承诺书

[复制链接]
查看13729 | 回复0 | 2016-7-4 15: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日,太和县文庙广场人头攒动,120名志愿者办理了遗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申请,并签下承诺书,规模创安徽省之最。
      据了解,这是由太和县委宣传部、红十字会、文明办和苗为民爱心社等单位和组织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遗体(器官)捐献活动。受到各界群众积极支持。
      截至今年5月份,太和县已有133人成功办理了遗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手续,实现遗体(器官)捐献10例,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形成了独特的“太和现象”。

党员率先签下承诺书

       李飞家住太和县城,几天前突然收到网友发来的信息:太和县有关部门及苗为民爱心社,预定于7月1日在太和县文庙广场举办第二届遗体(器官)捐献活动,作为对苗为民老人的一种纪念。
       “我对苗为民老人十分敬佩。”李飞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效仿老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7月1日,李飞向单位请假,到活动现场填写了志愿捐献申请登记表,并郑重地在遗体(器官)志愿捐献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姓名。
       “几十名党员作为首批代表在承诺书上签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太和县委常委、副县长海治国告诉颍州晚报记者。
       2012年4月,太和县原政法委副书记、安徽炎黄律师事务所原党支部书记苗为民把自己的遗体(器官)作为最后一笔党费捐献出来,感动了无数人。
      太和县红十字会以此为契机,及时成立了太和县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暨苗为民爱心社。
       几年来,苗为民爱心社上街头、进农村,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扶危济困,成为我市影响力较大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已由当初的50多人发展到1000余人。
      在他们的推动下,太和县的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120人集体签下承诺书,创全省之最

      36岁的代守建家住太和县倪邱镇,入党已经10多年。半年前,他的妻子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
      为了挽救代守建妻子的生命,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及多家志愿者组织,主动为她捐款,并提供了很多帮助。
      “社会各界的爱心我们无以回报。”7月1日,代守建赶到活动现场,填写了遗体(器官)志愿捐献申请登记表,准备百年之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
      太和县城关镇椿樱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海文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与苗为民爱心社的志愿者们接触。在他们的宣传和感召下,当天也来到现场,填写了登记表,签下承诺书。
     “消息发出10多天,志愿报名者已达120人。”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负责登记工作的闪红云告诉颍州晚报记者。
      据苗为民爱心社会长苗春介绍,目前亳州、宿州等地已成立了苗为民爱心社分社,很多外地的志愿者组织也主动与苗为民爱心社联系,积极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
      以颍泉区城乡统筹实验区爱心联合会为例,此次共有24人办理了登记手续。
       其中,63岁的吴志军是两河中学的退休教师,目前在阜城生活。6月30日晚,收到爱心联合会的消息后,他冒着暴雨申请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
      因为工作关系,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遗体接受站负责人付杰经常到全省各地市参加类似的活动。据他介绍,太和县第二届遗体(器官)捐献活动的规模和志愿申请捐献的人数创下全省之最。

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形成“太和现象”

      据太和县红十字会统计:截至今年5月份,太和县成功办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的群众达133人,实现捐献10例,其中遗体捐献5例、眼角膜捐献4例、肝脏等大器官捐献1例。
      据付杰介绍,截至目前,太和县在该接受站志愿申请捐献遗体(器官)的总人数达400多人(部分人员的申请正在审核),位居全省各县第一,形成了独特的“太和现象”。
     分析其中的原因,付杰认为,首先是榜样的力量。苗为民、雅风等捐献者的事迹广为流传,感动着170万太和人民。
        其次,太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付杰每次到太和参加类似的活动或接受志愿者的捐献,均可看到太和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身影。对于遗体(器官)的捐献者,太和县给予了崇高的荣誉。
同时,在太和县红十字会的带领下,太和跑团、阡陌爱心联盟、北斗爱心协会等一大批民间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中来,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太和市民的实际行动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付杰的观点。活动现场,73岁的胡萍、胡婷婷母女一同签下了志愿捐献申请登记表。
      70岁的城关镇西大街居民狄金玲当天从此路过,看到太和县有关部门正在举办这场活动,她立即拨通儿子的电话,表达了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征得儿子同意后,她回家拿来身份证和户口簿,办理了申请手续。
       狄金玲告诉颍州晚报记者,百年后捐献器官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遗体用于医学教学或研究,可以培养更多的医生,造福他人和社会。

奉献成就大爱,已成社会新风尚

     在发达国家,遗体(器官)捐献已成为一种常态和社会共识。病人去世后,器官很快会用于移植,遗体用于教学和科研。但是,在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进展较慢。
      据卫生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150万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的总数只有一万多例。大批患者在等待中饱受疾病折磨,或慢慢死去。
       “太和县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工作,为全市县级红十字会提供了宝贵经验。”阜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德杰如是说。
     据介绍,在太和县及苗为民、高思杰等榜样的带动下,遗体(器官)捐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阜阳人接受。“奉献成就大爱,光辉永留人间。”已成为阜阳人民的共识和社会风尚。
      目前,阜阳市的遗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均走在全省前列。

相关:

遗体(器官)捐献要走哪些程序?

      据付杰介绍,遗体(器官)捐献遵循无偿、自愿原则,捐献者应先和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领取申请登记表,提供本人免冠照片,并如实填报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及愿意捐献的人体器官或遗体是否留作医学用途或作器官移植等信息,并签订志愿捐献承诺书。
     最重要的是,除了本人签字外,还需捐献者家属、子女全部同意,并在申请登记表或承诺书上签字认同;没有家属、子女的,可由自己的直系亲属或由所在单位、社区出面签字认可。相关部门收到申请登记表及承诺书后,经过审核,为符合条件的志愿捐献者颁发证书。
       生前未能办理志愿捐献登记手续的,本人在临终前或逝世后,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也可到接受站办理遗体捐献手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