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去 看画展 有图 续

[复制链接]
查看70556 | 回复8 | 2013-8-25 22: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美术的殿堂,自建成对外开放以来,已走过50个春秋。5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大厅内举行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的开幕活动。昨日得知此信息后,30日下午与霆锋兄相约中国美术馆,一起去品味视觉饕餮盛宴-----《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

一  从北京西站下来 坐地铁








观海听涛 | 2013-8-25 22: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到了美术馆




三 毛泽东题写的馆名  中国美术馆





四  展览共展出作品666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水彩画、装置、综合绘画等各门类。同时,展览还辅以珍贵美术书刊和美术大事年表,立体呈现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情境。

观海听涛 | 2013-8-28 0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展览全部依托馆藏精品,在以往学术研究和展览陈列的基础上,以美术的历史演进为轴线,以传承与引进、苦难与抗争、探求与拓进、主人与家园、反思与开放、多样与繁荣六部分展开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美术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此次50周年馆庆藏品大展将持续至7月8日。
藏品中有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蒋兆和、司徒乔、李可染、吴作人、叶浅予、董希文、罗工柳、吴冠中等艺术大家的作品


观海听涛 | 2013-8-28 0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任伯年 《赵德昌夫妇像》 148.5×80 1885年 国画


此作是其45岁时为外祖赵德昌夫妇所画肖像,正是其肖像画风格最为成熟时期。画中,他融精妙的肖像技法和简练的人物勾勒于一体,重点突出人物神态:注意面部明暗体积关系的刻画,主要部位仍以线概括,只在五官结构转折处,稍加干笔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以典型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的衣纹。

这幅作品 是镇馆之宝 从未展览过。这次有幸一睹为快。




七 佚名《仕女肖像》规格:59.3×45.2cm    油画

这幅堪谓我国早期油画代表作之一,从中可窥见中国早期肖像的一般面貌。它虽因年代久远而龟裂,但仍然保持了鲜亮的色泽。这幅肖像,画家用几近平涂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位清末女子秀丽端庄的形象。整个画面造型精谨,宁静柔和,带有装饰意味。

观海听涛 | 2013-8-30 2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罗中立《父亲》油画 1980年

他借鉴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尽精刻微地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形象。老人枯黑的脸上满是皱纹,鼻旁长着“苦命痣”,干裂的嘴唇,只剩下了一颗牙,已经破伤的双手捧着一个旧瓷碗,耳朵上挂支原子笔。这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实而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的父亲!这幅破天荒地展现一个农民形象的作品,以其创造性的思维和深刻的内涵不仅震动了美术界,也波及于社会,并引起了一场关于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形式与审美的讨论。
作品《父亲》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那时刚刚社会开放,生活和创作都还非常单调。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个阶段的高峰。这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幅头像。

观海听涛 | 2013-8-31 1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孙滋溪《天安门前》1963年

作品以进京游览的人们在天安门前留影的普通情景为契机,反映了在中国人心中天安门不仅是一个历史古建,而且是新中国的象征。作者在构图上采用对称的格局,突出了画面庄重、稳定的形式美。
观海听涛 | 2013-9-2 1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看天安门画



观海听涛 | 2013-9-2 17: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展览馆一角
观海听涛 | 2013-9-9 2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晚妆图 作者: 郑曼陀  尺寸: 78×53.2cm

1914年,郑曼陀到上海受西洋画影响,采用水彩加擦笔的方法,表现时装美女风俗人情尤为生动传神。郑曼陀通过炭粉擦笔画的艺术手法,将中国的线描艺术和西方是水粉画法融会贯通,汇聚成极具全新视觉效果的新式美女图。这在当时极大地满足了商业广告以及市民阶层对新兴时尚的需求。这种画法较好地把握人物造型的准确性,同时弱化环境、外光对于人物造型的影响,注重色调明暗过渡的细微变化。在吸收水彩画技法的同时,又保持了传统仕女的淡雅色调,生动刻画出妍雅人时的都市新女性形象。由于是用写实技巧反映现实人物,使美女们更加真实,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正如评价所描绘的那样:“美人秀眉弯如柳叶,睫毛翘如雀翎,朱唇巧如樱桃,秀发乌如柔云,肤质细如凝脂,行如弱柳扶风,止如嫩荷凌波,秋波流盼。笑庸醉人。真是叹为观止,呼之欲出。”“像活人一样。”所以也难怪他的画作一挂出,就引来上海各界商家的争相追捧,广告单急升。


这幅画正中是美妇倩女,所画女子含蓄文静、色调淡雅,有柔和优美的质感 四周配有精心设计的边框,在适当的位置画上商品及商号名称,两边或下方配上中西对照年历。岭南派大画家高剑父很欣赏郑曼陀,在他画的《晚妆图》上题了跋,称“陀君十年来得意之作,秘置箧中不以示人”,结果此画成了郑的成名之作,并在1914年由上海市美术馆印行。这种广告月份牌不仅是首创,而且成了当时广告界的时尚。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