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家乡:太和县志

  [复制链接]
查看26353 | 回复8 | 2011-6-9 1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了解点咱的家乡太和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2月县境恢复解放前辖区。县由豫皖苏行政区第二专区改属皖北行政区阜阳专区。境内划为城关,洪山、茨谷、赵庙、新集、光武、税黄、原墙、李兴、板桥10区。
  皖北太和中学开办。
  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两个军、四个师约6万人过境南下,县成立支前司令部,供应大军粮秣。历时36天。
  禁种罂粟,全县开展毁苗运动。
  6月开办暑期教师研究会,小学教师120人参加。
  10月1日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冬全面开展反匪反霸斗争。

  1950年

  3月县召开妇女代表会议。出席代表280人。
  5月《太和县水利建设五年计划大纲》颁布。
  31日,全县行政区划整编结束。县境划为13个区,区人口5万左右。每区划为13乡。
  8月县总工会成立。
  31日阜阳县所辖宫集区及长春区之赵寺、王营、草李、长春4乡划属太和。
  11月发放救济米170万斤,稻50万斤,中州钞3亿元,寒衣折价4.5亿元。
  开展和平签名运动。全县12.8万人签名。
  18日县工农教育会议在县城召开,历时4天。
  27日冬学教师训练班开学,历时10天,培训冬学教师261人。

  1951年

  1月县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335人。至1953年12月,共举行10次。
  2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3日茨、谷河春修开工。以工代赈,投入民工10万人。至5月20日工程结束。
  4月19日纪念“四•一九”暴动19周年,县城召开镇压反革命分子大会,就地枪决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14人。
  5月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参军2100人,捐款28.6亿元。
  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全县抗美援朝示威大游行。
  7月18日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开始。至12月中旬,全县83乡全面铺开。

  1952年

  2月6日“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全面展开,县委组织130人的“打虎”工作队,历时40余日。
  3月土地改革全部结束。
  7月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
  25日增置调划区乡建制,全县划为19区。
  11月7日召开爱国丰产评比大会,评选光武、李兴为丰产区。丰产乡26,组142,村100,户20,劳动模范54。奖授牛、马及新式农具等价值中州钞1800万元。
  是年全县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17936个。

  1953年

  2月取缔反动会道门。主要有乾元堂、大圣门、圣贤道、盆香会等。
  3月贯彻《婚姻法》。20个乡试点结束后,全面展开。
  22日支援阜阳泉河疏浚工程。民工53000人上工,提前20天完成200万土方。
  4月12日突降严霜,小麦和早春作物普遍受冻成灾。后除开花豌豆和早麦外,大部又发芽复生。未铲除者亩产仍在百斤左右。
  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太和县党员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15日各界人民代表、小学教师、宣传员代表扩大会议召开,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粮食统购统销。
  是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5个。

  1954年

  2月粮食统购统销运动进入高潮。计统购粮食2730万斤。县境分设51个供应点,逐步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15日基层选举结束。3镇119乡分设1783个选区。总人口755269人,其中成年440968人。共选出乡人民代表7385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8人。
  7月11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本届共举行4次会议。
  8月大雨成灾。接收颍上县涝区灾民万余,借地16万亩。
  推广秋蚕,收茧636公斤。

  1955年

  1月开始发放春荒救济金。至4月,共5次,计1088230元,折杂粮1280万斤,救济164623户,721960人,占总人口90%。
  2月农业推行“三改”办法(改种高产作物、改进耕作技术、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
  3月实行义务兵役制。完成1658名征兵任务。
  1日新人民币(即现行人民币)发行。以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的比率,限期收回旧币。
  5月18日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自即日起,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
  21日县人民委员会决议:原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机构均继续保存;原政府秘书室改设办公室,原各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原城关镇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
  7月县第一座灌溉站——桃园机灌站建成。
  8月9日中国共产党太和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0月县城西北3公里处两千年银杏树遭雷火。消防队及数千群众抢救无效,连烧3日,遂毁。
  11月县境农村社会主义运动掀起高潮。至年底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

  1956年

  1月全县9区64乡架设电话网。
  4月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月预备兵役登记完成。
  蚕茧丰收。产量达32万斤,创解放后最高纪录。
  肃反运动开始。
  6月大雨。水中涝麦。受灾面积占总面积77%。全县发动30万群众打涝,抢救粮食1.1亿斤。
  8月全县39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原有138个高级社,扩、并、升、转为204个高级社,入社农户占总农户97%。
  9月太和中学增设高中部为完全中学。另于县城、原墙、赵庙创办初级中学3所,初级师范1所。
  26日《太和报》创刊。县委主办。
  12月28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本届共举行2次会议。

  1957年

  2月15日阜阳专署《关于水利纠纷的协议》下达。涉及境内者有李兴区和界首县光武区之东蒲沟,长春区与阜阳县王市区之踩耙沟;关集区与阜阳县苏集区之吴桥沟。
  3月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原55个大社、4187个生产队划为156个小社、7250个生产队。
  6月县第一座防洪闸——颍河柳青沟闸建成。
  人民电影院竣工开业。
  9月全县党政机关、文教、工交、财贸系统开展整风运动;同时在农村以粮食问题为中心开展大辩论。
  电厂投产。
  21日夜,台湾国民党当局派飞机在长春、坟台、倪邱、双浮等区空扰。空投传单、画片、报纸等14种宣传品。群众捡到后纷纷上交政府。
  12月整风运动全部转入反右派斗争。至次年春,545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8年

  2月开展除“四害”运动,全民出动掏雀蛋、打麻雀、挖蝇蛹、捕鼠、填污水坑。
  夏抽调全县劳力开挖双浮区五星公社共青河、妇女河、大搞河网化。
  5月县人委决定本年度工业、手工业实行两本帐。经专署批复下达的计划为第一本帐;各区根据大跃进精神提出的计划为第二本帐。从此,谎报成绩日趋严重。
  6月2日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大会宣布境内实现了无文盲县、绿化县,多为浮夸不实之词。本届即此一次会议。
  15日中共书记处书记谭震林来县视察。
  8月20日省妇女工作会议在县城召开。
  下旬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至9月中旬,100%的农户加入。
  实行全民皆兵。生产队大队为营,公社为团,县为师。
  10月3日中国共产党太和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冬动员全县民工开挖界(首)洪(泽湖)河。历时2年未竣,中止。
  人民公社以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办食堂,社员一律食堂就餐,除孕妇、病人外禁止私人烧饭;拆除家庭锅灶。
  强令各机关、学校、人民公社建炉炼铁,结合取消家庭锅灶,令社员砸锅卖铁充原料。
  11月下旬全县实现公社公路化,公路砂礓化。
  12月下旬县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县治设界首镇。
  《太和报》停刊。

  1959年

  4月下旬首太县撤销,县仍为太和。
  5月1日《太和报》复刊。
  上半年推销地方公债18万元,占阜阳专署分给任务的193.09%。
  6月至9月百日不雨。全县40万人投入抗旱。
  9月23日县举办首届运动大会,3000多运动员参加比赛。
  10月1日县城35000人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

  1960年

  春荒。县委发动群众大搞淀粉、大搞野菜,以弥补粮食的不足。
  发动群众“投资献料”,支持全县开办2844个食堂经费305.7万元。
  4月县人民检察院处理一批干部严重违法乱纪案件。至11月,先后逮捕69人,拘留262人。其中原公社党委副书记3人,部长2人。
  9月收购马匏籽32万斤,榨作食用油。
  11月县委根据党中央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共产风、浮夸风等错误,调整社队规模。运动持续到次年春季。
  是年县委发放救济药费20.5万元,医药贷款10万元,补助灾民口粮76万斤。

  1961年

  1月党中央、省委、地委派干部124人来县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五风”。
  2月调整社队规模和体制。全县12个公社调 整为71个,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
  3月根据省委指示,全县实行责任田。
  5月地方国营面粉厂投产。日加工面粉4.5万公斤。
  动员超龄小学生8150人,中学生1370人参加农业生产。
  退回大跃进中一平二调款1050万元,占平调总数的86.8%。
  7月旱灾、虫灾并起,延续至8月,省派3架飞机协助灭虫,成灾面积87.8万亩,灾情重于去年。
  3日倪邱孤堆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8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9月27日县人委就集市贸易问题布告全县:第三类物资中农副产品一律准许进入集市,自由出售,不得限制阻拦。

  1962年

  4月10日《太和报》奉令停刊。
  下旬蝗虫、豆天蛾成灾。省政府派安二型飞机两架灭虫。

  1963年

  1月取消责任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月退还大跃中多征农民土地540亩。
  13日县人委通知各公社:本年起,恢复1958年以前的征购办法。丰收不增加计征产量,因灾减产者依法免征。
  8月暴雨成灾,茨河暴涨,内水无法排出,秋禾受淹150万亩,千余村庄被水围困。县党政领导率县直干部300多人,组织20万群众堵口抢险,组织大批船只把粮食、煤、盐运往灾区。
  暴盲症(结膜睫壮体炎)流行,全县发病440人。县组织70多名医生抢救,全部治愈。
  11月15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是年推广计划生育,出生率较去年下降39.7%。

  1964年

  1月人口普查。
  取缔私营商店。
  4月工厂、农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月县委宣布,经过甄别,为1957年划为“右派分子”的513人摘帽。
  18日县委核定去年秋季农业税缓征、免征数。缓征94521斤,免征589287斤。
  26日阜阳专署下达《豫皖边界水利纠纷协议》。此后根据《协议》。县境西河改道由南河、凤凰沟、大王沟入茨。于是年冬施工,至次年春竣工。
  10月机械厂试制园盘印刷机成功。
  11月28日商邱、鹿邑、郸城、沈邱、亳县、界首、太和7县联防会议在县城召开。

  1965年

  4月农村电影全面规划,普及放映,使群众每年能看3—5次电影。
  7月20日县决定降低公办小学收费标准,只收学费,不收杂费。
  10月16日城关、赵庙两区撤销,所属公社分别划属旧县、关集、倪邱、李兴、双浮等区。
  11月12日建立城关镇。
  12月7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本届即此次会议。

  1966年

  3月省蚕桑工作会议在县城召开。
  5月蚕茧丰收。总产15余万公斤,平均每张蚕种产茧23.7公斤,为太和解放后的最高单产量。
  6月在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鼓动下,大批学生走上街头,闯入民宅。古籍文物被销毁,古建筑被破坏。延续至7月。
  上旬县“文化大革命”办公室成立。
  14日太和第一中学部分教师无辜被打成反革命集团。
  8月全县中小学教师以区为单位集训。教师3000余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打成“黑帮”、“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其中在县立案者1800余人。
  9月上旬县文化大革命办公室在各中学建立红卫兵组织。19日,红卫兵代表赴京,接受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检阅,至21日结束;回县开始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0月大批青年学生、工人、干部去外地进行大串联,向县委、县人委强索经费。
  县委书记郭兆荣被造反派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斗、县委瘫痪。
  11月县城各中小学为“文化大革命”冲击被迫停课。
  12月各造反派在对待“黑帮”问题上产生分歧,走上街头,调处无效,两大派决裂。
  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为县临时最高权力机构。

  1967年

  1月县城造反派成立“夺权委员会”,县直各单位党政领导被全面夺权。领导干部60多人被作为“走资派”罢官,其中32人受降级处分,至11月,处分撤销。
  3月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以反对“文化大革命”、反对江青的罪名,逮捕县直干部数人。
  4月两大派以“文攻武卫”为借口酝酿武斗。至6月20日,在金庄公社龙口大队发生武斗,一造反派总指挥被捆绑吊打。
  8月8日两大派在县城各自召开庆祝第一张大字报发表一周年大会,为争夺会场发生纠纷。20日,在文化馆发生武斗,一人致伤。21日,在县委门前发生武斗,县委围墙被撞倒丈余,一派攻进县委大院,一派逃去。
  9月上旬两大派在金庄公社发生武斗,伤百余人。
  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高炮营营长李玉亮率一个连进驻县城。
  10月13日县抓革命促生产临时办公室成立。
  11月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成立。
  12月1日农垦学校学生冲击县安置办公室,砸抢一空。

  1968年

  4月“大联合委员会”成员学习班在省城合肥开办,太和驻军和两派代表20多人参加,协商两派参加县革命委员会人选。历时半月,未达成协议。
  5月“群众专政指挥部”成立。
  6月省举办万人学习班,县参加百余人。分派编班,斗私批修,克服派性。
  7月倪邱区召开万人大会,进行“清理阶级队伍”大逮捕。
  8月上旬省举办筹建县级革命委员会学习班,县驻军代表、领导干部、两派代表20多人参加,协商决定县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至13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太和县革命委员会。
  21日县城进行“清理阶级队伍”大逮捕。至9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点名逮捕43人。上有县革委副主任,下有贫下中农社员。随之,全县掀起高潮,有的区一夜逮捕数百人。被捕人员普遍遭捆绑吊打。“清理阶级队伍”的时间从本年7月至次年2月,长达8个月。
  9月10日县革命委员会决定设置办事机构。提出“一切权力归革命委员会”,行使党、政、财、文大权;把县直干部全部集中到“五七”干校,县革命委员会办事机构处于瘫痪状态。
  11日金庄公社转业军人王贺兰在大逮捕中被打死。
  12月推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制度,小学教师回家庭所在大队教书。
  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下放到大队,卫生所交给贫下中农管理。

  1969年

  2月太和中学、太和第一中学下迁到洪山、清浅等地办学。
  3月取消城关镇办工业,其职工及家属64人下放农村。又强行动员一批商民、市民下放农村,其中包括未成年者。
  7月8日县革命委员会发生强行上班事件,10余日无人办公。县革命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正职由驻军派员担任,其余为两派一对一组成。后,一派办公人员下放,下放者不服,致酿成此事件。经专区派员调处,至8月5日恢复正常。
  26日接收安置上海市400名中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
  12月31日中共太和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建立。

  1970年

  春撤区并社。原70个公社合并为20个公社。
  3月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
  8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来县视察,数十人拦车喊冤。
  中旬省内各大学以推荐选拔招生,分给太和31人。至22日,县“五七大学”以推荐选拔招生240人。
  12月省万人学习班开办,县两大造反派代表赴合肥。

  1971年

  2月12日县境人口普查登记结束。
  6月24日中共太和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7月造反派一方分期分批贴出县革命委员会的大字报,口号是:“开展四大,揭露矛盾”,延续至8月。
  23日撤销群众专政指挥部。
  8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举办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学习班,历时20天。
  9月13日林彪叛逃,太和县人陈修文在直升飞机上与其死党作殊死搏斗,殉国。

  1972年

  2月25日阜阳县闻集公社大刘大队划属太和,县革命委员会交属城郊社。
  6月地方国营化肥厂建成投产,年产合成铵3000吨。
  19日至7月1日谷河沿岸连降暴雨,一片汪洋。省派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并派舟桥部队支援。县动员41万人排涝抢险。
  11月阜阳地区茨淮新河工程全面开工,县出工3200人。

  1973年

  1月10日县人民法院恢复。
  清查武器弹药领导小组成立。清查收缴“文化大革命”中流散在社会上的武器弹药。
  2月农村出现分队现象。肖口公社9个大队289个生队中有7个大队32个生产队闹分队。
  3月郭铁任县委书记。原第一书记徐兴云、书记冯金标调回部队。
  4月8日县城组织防空演习。

  1974年

  2月10日淮南市知识青年620人来县插队落户。
  3月27日建沙河港口。
  4月县城中小学派驻工人宣传队。
  8月16日郑渡口沙河大桥工程竣工。1972年7月动工。太桥长211米,宽,行车道7米,人行道1.5米。
  冬县第一座浮体闸——谷河双浮闸主体工程建成。

  1975年

  1月各公社建立民兵指挥部,至5月,全县24个公社相继建立。
  4月18日防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科技组。至1976年8月,复成立防震抗灾指挥部。
  8月5日受3号台风影响,淮、颍、洪、泉河上游连降暴雨。至7日下午,暴雨中心降雨量1260毫米。洪水泛滥,夺河而下,来势迅猛。11日,县委紧急动员全县民工固守颍河左右岸大堤、棋子沟左堤,及茨河下游堤防,历时20余日。
  11月1日县建立临战人口疏散指挥部。
  12月8日县公布县城人口疏散规划。疏散单位划分到赵集、关集、城郊、大新4公社。

  1976年

  1月2日原墙、倪邱、李兴、旧县4公社设置人工降雨炮点,支援抗旱。
  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的噩耗传来,全县群众举哀。县革命委员会奉命通知各地不举行悼念活动。
  28日阜阳地区防震办公室在县境建立地震观测站。
  3月阜阳军分区在旧县公社召开全地区民兵打坦克现场会议。
  4月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
  5月县革命委员会布告全县:废除土葬,推行火葬。
  6月23日宫集公社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为食用死驴肉引起沙门氏菌感染,中毒124人,死3人。
  9月18日县境各地收听北京追悼中共中央毛泽东逝世的消息,并集会悼念。
  24日全县数十万人收听北京百万军民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实况广播,欢呼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是年全县60个工业厂、社,50多个电灌站,21个公社、170个大队、1420个生产队已用电。

  1977年

  4月国家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大队“运五”飞机一架空临县境探矿,持继至6月。
  6月中旬实施人工降雨。炮点分设在原墙、李兴、倪邱、旧县、关集、双浮6公社内,持续至9月底。
  12月大、中专招生恢复考试制度。

  1978年

  1月12日全国交通安全大检查,本日来县。
  3月4日县委决定调整农业税负担。税率由原来的10.85%下降到5.22%。
  5月县购买江淮牌汽车6部,12匹马力柴油机510部,耕牛200头支援困难社队。
  6月1日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夏粮征购工作的通知》:社员口粮达不到75公斤国家坚决不购。公粮可征代金。
  7月底统计:本年度至今,县财政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2%,全县国营企业亏损较去年减少58%,盈利额较去年同期增加15.9%。
  15日取消大公社,恢复区建制。全县设李兴、赵庙、蔡庙、双浮、旧县、大新、关集、原墙、三堂、宫集、坟台、倪邱、洪山、城郊14区和城关镇。
  9月县拨化肥1000吨,经费10万元支持500个贫困生产队。
  12月县委下达《关于旧县公社三角园大队推行麦田管理责任制情况调查报告》,认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
  是年大力平反冤假错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陈修身等32人,得以平反昭雪。

  1979年

  2月14日县《1979年农业生产计划》下达各公社。《计划》强调认真建立生产责任制。
  20日茨河原墙桥闸工程竣工。1977年1月15日开工。
  5月23日县城商业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强行下放农村的52人回城就业。
  10月29日帽厂丝绒车间以原糖厂旧址扩建为染色厂。
  30日县拨款8.9万元架设李(兴)清(浅)和关(集)三(塔)高压线路。
  12月县下拨救灾粮690公斤,款20.7万元。
  13日阜阳行署核减太和农业税163万元。
  25日县下拨统销粮5000万斤,以济重灾区缺粮。
  是年食品公司收购生猪103172头,创历年最高纪录。

  1980年

  2月刘文献等200人冤案平反。1958年肃反时,三塔地区有人检举刘在1950年参加反革命组织。办案人员逼、供、信,使刘所供线索不断扩大,致酿成200人大案。
  3月 城郊中学收归县领导,恢复太和第二中学旧称,该校系“文化大革命”中下放。
  4月防疫站化验县城水井生活用水。总硬度347.344%,总细菌每毫升水115个,大肠细菌每升水7330个,污染严重。
  5月9日县革命委员会下达1981年人口增长指标。提出鼓励一胎,限制两胎,杜绝三胎。
  7月县委贯彻执行《农业技术干部职称暂行规定》。至12月,先后有165人套改为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助理畜牧兽医师或助理农艺师。
  9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和县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5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是年农业丰收。粮食总产量6.5亿斤,油料产量创历史新纪录。

  1981年

  6月县组织秋种技术传授报告团,各区组织分团,分片包干传播小麦、油菜种植技术,化肥使用、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以适应农业业生产责任制的新情况,满足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的要求。
  9月推行渔业生产责任制。
  三油(花生、芝麻、油菜籽)统购、超购任务完成460万斤,超额30%。
  12月9日县召开城镇建设规划会议,研究部署城镇建设规划。县城以人民路和镜湖路纵横轴线为骨架,人民路为商业大街,镜湖路为机关大街。
  是年县拨款42万元,社队集资70万元,新建小学校舍1400间。

  1982年

  2月21日县城自来水厂供水。
  5月10日针织厂集资招工。招工100人,每人投资2500元,开太和集资招工之先例。
  6月午季作物全面丰收。小麦总产2.15亿公斤,单产157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22日兽药厂投产。厂址设大新集。
  31日午县境东南、西北方向出现8—9级大风,波及面宽15公里,长35公里。风后沿茨河、西淝河流域暴雨。秋禾受淹24.7万亩,摧毁林木2.3万株,倒房500间。
  9月县委决定开展小麦高产竞赛。凡小麦一亩以上的地块,平均亩产1100斤以上;二亩以上的户,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者,奖给现金100元。
  11月11日县城召开城镇建设工作会议,800多人参加,历时4天,其规模为前所未有。
  12月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
  31日协助商(丘)阜(阳)铁路建设领导小组成立。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来县初步勘测,至1984年动工兴建。
  是年社队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经济效益超历史最高水平。总收入1153.57万元,较1981年增长13%。

  1983年

  1月6日三胞(华侨、港澳同胞、去台湾人员)眷属座谈会在县城召开,38人出席,历时2天。
  17日县府召开县城总体规划会议。安徽省13市10县城市规划专家和领导人48人参加,历时2天。
  3月由去冬动工的砂礓路13条计91.5公里竣工。至此,全县80个社、镇,已有58个晴雨通车。
  26日普及农村电影放映。大队设放映点,每月至少放映3次。
  7月4日县扶贫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
  11日农牧渔业部畜牧专利第9期刊载《太和县综合治理农村集市取得成绩》一文,并加编者按。
  8月全县30万亩烟叶丰收。县北各区烟叶60%外流,损失税收70余万元。
  4日全县人民公社更名为乡政府,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9月26日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各区设分会。
  10月以平原绿化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县,获国家林业部奖状、奖杯。
  11月25日阜阳地区赴太和干部考察组进驻县城,协助县委进行机构改革,历时近6个月。
  12月1日县委决定开展粮食多渠道经营,允许向县外、省外运销。

  
suncool | 2011-6-9 15: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

  1月1日太和大戏院竣工开业。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1384座位。
  23日县级机关机构改革结束。县委、县府、人大、政协、纪委组建方案公布。
  3月开展全民致富大讨论。历时3个月。
  4月孔寨农场交县人民武装部作民兵训练基地。
  中旬,县委在八里店乡召开全民致富大讨论现场会。随之,户、村、乡、区、县自下而上制订吃细粮、住瓦房规划,至5月上旬结束。
  5月1日茨淮新河航线太和港投入使用,中转晋、豫运往苏、沪、浙煤碳。
  15日县政协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6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6月4日雨雹。大者3.25公斤,积地4寸,受灾耕地24万余亩。
  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连降。受涝面积175.9万亩,其中20万亩绝收。
  7月4日县府批准中教5级、小教3级教师158人享受讲师待遇。
  24日和8月8日原墙、旧县两区先后遇暴风袭击,毁房拔树。
  31日中共太和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8月7日皮条孙镇开发工程开工。近几年,皮条孙村带动周围20公里,3区7乡130多专业村,从事聚丙烯撕膜绳加工生产,年产值4000万元,产品销往20余省市。
  26日县城举行百人书法大赛,历时2天。
  9月无纺布厂竣工投产。
  10月12日整党开始,县委订出第一期整党工作计划。县府拨款22.5万元扶贫1500户,有偿无息。
  11月西淝河疏竣工程由亳县、涡阳、太和、利辛4县施工。太和担负刘小湾以下12公里河段,至次年1月竣工。带叶栽植泡桐突击月。
  是年粮食总产量7.94亿斤,较上年减少0.74亿斤;其中夏粮5.07亿斤,达历史最高水平。

  1985年

  2月尊师月。大力提倡尊师重教。
  3月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
  29日镜湖宾馆第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31日县府通知:准许农民到城镇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户口可迁入城镇,口粮自理。
  4月7日皮条孙镇第一期工程竣工。修路1000米,建房105间,建筑面积2709平方米。日上市8000人。
  20日县府决定给农村专业户颁发专业证书。
  25日11级大风。境内自北向南约5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持续2小时30分,并夹有雨雪。毁屋拔树。
  5月28日征用镜湖乡方庄耕地39.764亩建汽车站。
  6月服装厂引进日本东京重机厂商服装生产线设备一套,计123台,总投资134.5万元。
  8月4日科技规划领导小组成立。编制《太和县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
  9月3日县委礼堂举行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0周年大会。
  10日县委、县府召开大会,庆祝国家规定的第一个教师节。
  11日铁路建设指挥部成立,县长兼指挥。
  10月检查清理全县经营医药户,销毁一批伪劣药品。
  17日县房屋开发公司征用镜湖乡土地52.73亩建设镜湖新村。
  是年财政收入188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bjghzly | 2011-6-9 15: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镜湖宾馆85年建设的啊  哈哈
微笑 | 2011-6-9 15: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我年龄都打好多
wangmm | 2011-6-9 17: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标题有毛病呢,《县志》第一次听说。自信看看咱太和的历史,盼望着哪天我的名字也在其中!
相逢何必曾相识 | 2011-6-10 15: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在哪看到过一本"细阳春秋",和这个差不多,
hqq521 | 2011-6-10 1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
suncool | 2011-6-16 0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在哪看到过一本"细阳春秋",和这个差不多,
相逢何必曾相识 发表于 2011-6-10 15:18



    哪天分享给网友看看呢
相逢何必曾相识 | 2011-6-16 14: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suncool


    再仔细找找看,应该能找得到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