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围绕这份文件“拆除小区围墙”的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有人疑问: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 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还有人冷嘲热讽,认为中央推广的街区制无助于疏解城市交通拥堵,这么干是拍脑袋做决定。
(2月21日,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原则上将不在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是否意味着你家“小区”而称之为“街区”呢?) 不少人觉得,如果能居住在一个封闭小区,特别是单位大院,那必是极好的。因为外有保安守门,内有绿地红花, 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不仅显得有身份,住得也安心。因此,他们对于拆围墙、街区制有不少意见: 小区围墙跟城市交通拥堵能有啥关系?街区制让外人随意进出小区,还能和谐安宁吗?
人们在抱怨新生事物时不妨也多思考一些。“没有围墙,怎么保障居民道路安全?”“车来车往,如何不被噪音打扰?” “很多小区道路本就狭窄,如何达到疏解交通的目的?”,这些老百姓担心的问题确实值得关切。 毕竟,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封闭化”的小区模式,对“街区制”新生事物多少总会无所适从。 平静的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咋办?这就提醒相关执行部门:街区制推广不会一蹴而就,在制定具体规划时, 必须注意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 最后,街区制的推行还需要一些单位做表率。当前,街区制的推行仍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误区需进一步疏通, 需要一些单位大院率先垂范、引领,加快开放步伐。这一点,中央的《意见》已经明确,“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开放封闭小区从一些单位大院开始,才有利于未来街区制的顺利推行。 中国已建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将开放,住小区的太和人你怎么看?
小编寄语:小区变街区,并不是喊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有几个基本步骤必须要走, 一是要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增加公共资源的供应量,减少优质小区开放的阻力。 二是政府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法律层面来规范游商,并解决路面车位等问题。 否则,小区居民怎么可能愿意开放自己的小区作为公共道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