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课更名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二)

[复制链接]
查看54953 | 回复0 | 2015-1-5 2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体育课更名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二)

1.2
第2次更名———体育课改为军体课
有关第2次更名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1种说法:1969年3月,由于中苏边界军事冲突,全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学军”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学校一律把体育课改为军体课,课外活动内容也是军事训练。第2种说法:1969年5月,
《人民日报》发表了吉林省梨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后,全国各地也模仿这个大纲修订了各自的教育大纲,把体育课改为军事体育课(简称军体课)。为了便于军体课的教学,各地还编写了军体课教材。全国先后有天津、陕西、甘肃、北京、辽宁、浙江、河北、青海、河南、山西、江西等省市编写的军体课教材出版。在此前后,还有许多中小学按照毛泽东的“五・七”指示,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劳动中锻炼身体”,用劳动课替代体育课。由此可见,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用军事代替体育,用劳动代替体育,这是历史的倒退,违反了教育发展的规律,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这次更名毫无积极意义,损失不小,教训深刻。
2体育课更名的现实思考
近一个时期,体育界人士都在谈论两个热门话题:一是
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各地将有不少中学试行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二是一些大学体育课将逐渐被体育俱乐部所取代。
面对体育课将要发生的重大变革,有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负责人着手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有的高校体育教研机构的负责人启动体育俱乐部取代体育课的试验工作;有的体育教师开始收集资料,做应变准备;有的体育教师无动于衷,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有的体育教师盲目乐观,认为自己反正有一技之长;有的体育教师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好。对此,笔者发表一些个人的想法。
(1)首先要把中学体育课的课程自身建设好。
“改革过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建立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笔者举双手赞成。但是,改革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切勿操之过急。要想发展体育课,首先应把体育课课程自身建设好。
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中学体育
师资的体育专业教育主干课程教材———《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都曾明确指出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以增强体质为主”。这体现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指导思想。对于这个指导思想,尽管目前尚存其它不同认识,有些不同学术观点,但谁都没有也不可能根本否定“增强体质”这一教育的总目标、主旋律。
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也可以说是学校体育的主体部分。因此,体育课的目的必须与学校体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否则,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任务就难以完成。但是,几十年来,评定体育课成绩高低的标准却主要是跑、跳、投等项体能,简单地说,凡是跑得快的、跳得高的、投得远的,或者投篮投中次数多的、发球成功率高的,体育课就得分高、成绩好;反之就不高、不好,基本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体质增强与否。这样在实施时,自然就既不研究体质与体能的关系,也不安排课时,测定学生体质状况,事实上误导了广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动机,挫伤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偏离了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笔者相信每一位体育教师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为此有过困惑。这种长期普遍存在的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方法,与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目的、任务存在很大偏差的不正常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尽快纠正,体育课改革与发展谈何容易?
既然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什么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的《学生体质考核内容与标准》呢?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重视,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至于目前许多中学、大学开设的基础体育课、专项必修课、专项选修课、选项必修课、侧重课、提高课等等,以及用体育俱乐部取代体育课,笔者认为这只是组织教学形式的变化,并不是根本的变化。但也说明大家都在动脑筋探索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应该给予肯定。笔者还认为,在组织教学形式上可鼓励各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考核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制定统一的、科学的体质考核标准。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评价,是一种导向,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它是学校体育的指挥棒。一个学生体育课成绩好不好,主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体质增强的状况和程度。体质增强了,健康水平必然相应提高;反之,健康水平很可能相应下降,因为“健康是体质状况的反映和表现”。如果体育课成绩高低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大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必将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尤其能有效地调动体育基础不好、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促进体育基础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状态。
以上是笔者认为中学体育课改革必须走的第一步。如果体育课本身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急于“增容”,急于去开辟一个新领域,很可能因战线拉得过长,而顾此失彼,使体育与健康两个方面都搞不好。

2)是更名《体育与健康》课,还是更名《体育与健身》课。我们把中学体育课长期没有理顺的关系,没有弄清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理顺了,弄清了,是不是就可以接着改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呢?笔者认为可能暂更名《体育与健身》课为妥。下面我们就此进行比较分析。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的过程从而改善、达到、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其主要任务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建立个人和社会对预防疾病和保持自身健康状况的责任感;其次,促进个体和社会采用明智的决策或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第三,有效地促进全社会关心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问题;最后,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民间风俗中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习惯。《健康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健康测量及其指标、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健康教育传播模式及教育策略、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吸烟与健康、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性教育、老年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适用于医学院校健康教育专业和其他相近专业的学生。
健身是指科学地运用身体运动、自然力、生活制度、卫生措施、饮食、节育和优生等手段增强体质的人体活动过程。其特点在于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不追求运动的外在表现;在内容、方法的选择上,从追求健身实效出发,讲究最适宜的运动量和负荷量;在形式上,可根据不同职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锻炼的时间与次数,把评定锻炼效果标准和医学检查相结合,全面衡量体质发展状况。《健身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大众健身现象,是反映健身规律的知识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健身学》的理论体系、人类健身的历史进程、健身目标、健身规律、健身手段、健身过程、健身运动负荷、健身运动的自我监督与体质评价、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健身方法等。它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实现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理论指南。
由此可见,《健身学》与《健康教育学》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上有较大区别,虽然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
(3)还是更名《体育与健身》课更好。
我们通过对《健身学》和《健康教育学》两门学科的比较与分析,实事求是地说,从整体上讲,以我国目前的中学体育师资去承担《体育与健康》这门新课程的教学,是有很大难度的。古人有句话讲得很有道理:羽毛未丰满不能高飞。我们如果急于更名,只能穿新鞋走老路,徒有虚名,可能体育教不好,健康也搞不上去,弄得学生怨声载道,难以收拾。
从理论上讲,《健身学》与《体育学》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是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际上《体育学》也可以称为《健身教育学》,《健身学》是《体育学》的根本。没有《健身学》,《体育学》就名存实亡。《体育学》是教育者用《健身
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传授给受教育者的学科。《健身学》如离开了《体育学》,就失去了传播的载体,很难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说,《体育学》和《健身学》是两门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课程。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们的优势。
通过对体育课更名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笔者认为,如果中学体育课一定要更名,暂更名为《体育与健身》课,实施效果可能要好些。其有利因素是体育教师对健身的方法、手段相对健康教育要熟悉得多,不利因素是对健身理论了解有限。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有远见,早在1995年就把《健身学》列为体育理论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1997年又把《健身原理与方法》列为体育专业教育本科学生选修课程。据了解,几年来,该校开设的这两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理论学术研究或在第一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完全可以作为《体育与健身》课程建设国家一级师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各地可通过这些经培训的骨干教师举办二级、三级培训班,或举办其它形式的培训班。要求全国中学体育教师在一至两年内,必须参加一次《健身原理与方法》的轮训。这样,《体育与健身》课的师资问题就可基本解决。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和探索,再开设《体育与健康》课,中学体育教师可能更容易接受,更能够胜任。
参考文献: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李晋裕.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5]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6]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7]陈
琦.为体育立业———华南师大体育系创建和开设
《健身学》课程[J].体育学刊,1998(1):39-42.
[8]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4.
[9]郑俊武.我国健身学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现实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5(3):4-6.
[10]郑俊武.健身教育学初论[J].体育学刊,1996(1):17-18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