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阜阳一路向西北方向,大约行程40公里左右就到了太和县。此前,虽曾无数次到过太和,但大多都是来去匆匆,太和给我留下的印象总是很浅。 今天,我再次来到太和,决意细细的品味一下这里的大街小巷。太和,这个坐落在颍河边上小城,虽没有江南一般的小桥流水,烟雨蒙蒙,但一条条老街古巷,一处处古迹遗存,自然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久远与厚重。这是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必定有一个老城区,老城即是这个城市过去辉煌的见证。纵观中国城市,凡是皇城、老城,几乎都存在着一条中轴线,太和老城区也是一样。沿老城北大街一直向南,这条沿袭和传承了上千年的城市建筑理念的中轴线两侧,残存着许多老房子,沉静凝重的房屋,青瓦、白墙、黛砖、棕红木门。瓦上被时光雕琢的碎片,墙上因久雨而形成的屋漏痕,门板上被腐蚀的印迹,一一都显出它的沧桑。可以说,从太和老街的第一块砖开始,建筑便开始堆砌起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从北大街继续向南,残存有一条不足百米的青石板路,更加见证了太和历史的古老。站在石条路的尽头,回望北方,一种沧桑与破败的情景直入眼球,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文明气息。这些古老的建筑,就这样默默地站在那里,用自己的身体诉说着几千年的古往今来。 也许是身背的相机在这里徘徊的太久,引起了几位老人的注意,当得知我是从阜阳过来的,老人便向我叙述了这条街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告诉我,如果你晚来十多天,也许就看不到太和老街了,听了这话,我没有感到一丝的庆幸,因为无论从老人的言语,还是眼神,都能感受到一种几丝无奈和依依不舍。这也让我骤然想起阜阳的北关古城,一样的古城,一样的格局与建筑,一样的破败,一样的结局,怎不让个人浮想联翩。 站在北大街青石板路向南,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眼前一块巨大的旧城改造示意图,明晃晃的耸立在老街之上,这也预示着太和老街将不复存在。观望之时,有一位老人手指着不远处告诉我,这一片以前都是老房子,现在看不到了。接着老人又说:“这老房子修修还是可以住人的,为什么非要扒掉呢?”我无法回答这位老人的话,因为我不是政府官员。多少年了,有关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一直让学者专家们喋喋不休。但我们必须承认,自从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内部结构功能的不断更新,一部分老城中的文化遗产建筑,不得不在推土机面前低下了已高昂百年的头颅。 从太和老街向东行走,不远处就是人民路,如同中国许多城市一样,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路叫人民路,而每一条人民路大多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建的。太和也一样,人民路是太和的城市符号,路的变化也代表着太和的变化。如今,宽敞的道路,路两边林立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路边高音喇叭的叫卖声,与老街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略显嘈杂,但这也充分显示出这座城市的活力。 走在人民路,一路向北,走不几步,老远就看到一座古建筑,房屋顶端直指天空的新月标志,告诉我这就是我最想寻找的太和清真寺。因为事先对太和清真寺有了一点了解。知道位于人民路上是清真南寺。清真南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是一座传统的中古式建筑寺院,寺院呈长方形,以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堂组成院落,形成典型的中国古代四合院建造布局。寺内的建筑横向的栏额、斗拱,纵向的荷花柱和反映伊斯兰风格的精美砖雕和木雕精美绝伦。参观的时候,巧遇阿訇,攀谈中得知阿訇姓丁,河南人。我自报姓氏,并告诉丁阿訇来自阜阳,也是一位穆斯林。丁阿訇告诉我:正值斋月的时候,无法敬茶。告辞之时,我们合影留念。随后,急急的赶往老城区的清真北寺,该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年,古味深重,花朵盛开,草木繁荣。也许正在装修,寺院略显破旧与凌乱,但整个布局严谨、规整,显示了大寺雄壮气势。站在院落的高处,仰首,凝视,屏气,关注着千年的风雨挺拔着殿宇的不老风骨。 中午时分,行至太和沙颍河,沿堤坝前行,河岸一望无际的香椿树一片连着一片,久负盛名并行销全国各地的太和春芽就从这里采摘下来的。走下堤坝,河床漫滩上几棵高大的老香椿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估计每一棵老椿树的树龄都在百年左右,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太和香椿的历史悠久。春芽好吃,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没有能够看到绽放枝头的春芽,更没有品尝到春芽炒鸡蛋的浓香,春芽拌豆腐的清香。遗憾之余,倒也释然,还是留点念头好些,期待明年春天还来这里。想必春天里的太和沙颍河两岸应该另有一番景色吧。 继续行走在堤坝,寻找朋友提起的古皂角树,朋友说,古树在堤坝的北侧,站在堤坝老远就能看到,谁知茂密的树林如一道天然屏障,遮住了视线,除了浓浓的树叶,还是浓浓的树叶,根本看不到古树的影子。几经周折,终于在别人的指点下,看到了混杂于草木间的古皂角树。古树高大,其形苍劲古朴,其态饱经风霜,出乎我的想象。树下因烧香留下的香灰竟然有半尺厚,可见人们已经把古树视为了神。仰望古树,便觉得头顶上那片片树叶不仅仅是苍苍一叶,更是一片历史的天空,于是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可惜的是太和县政府对古树的保护还不够,虽在古树的周围加装了护栏,但护栏过于低矮,几岁的孩子就能跨过去,另外,古树的碑文过于简陋,以至于连最起码的树龄都没有记载,是在令人遗憾。希望以后再来的时候,情况会有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古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更是一部史书。 一天的旅程就这样结束,我不敢讲我对太和有多少了解,但最起码我看到了太和的过去和今天。踏上回程路上,我再次回望太和,心底便有多了几份敬仰。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如此陶醉。每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太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