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 发表于 2021-10-6 09:08:00

“中国红”,托举科技强国梦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ks4LWn6Sz4fZw?from=pc(剪纸作品:著名力学家郭永怀)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六架歼-10战机上演“空中芭蕾”,中国“咆哮者”歼-16D电子战飞机首次亮相,用上“中国心”的两架歼-20战机以超低空飞行姿态出现在金湾机场上空……10月3日刚刚在珠海落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给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蓝天盛宴”,欢庆新中国成立72周年。13届航展,是我国航空装备和空中力量快速发展的缩影;72载时光,见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砥砺前行的风雨历程。今看东方盛世,遥想峥嵘岁月,有一些名字不能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来自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坚决推动“两弹一星”工程,并在金银滩草原建设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毅然响应号召,甘居僻壤、隐姓埋名,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1956年,著名力学家郭永怀放弃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1963年,郭永怀受命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组织力量开展原子弹的结构设计、环境试验和引爆方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飞机失事的最后时刻,为了保护装有核武器研究文件的公文包,他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救援人员赶到时,看到两人的遗体都被烧焦,但夹在两人中间的重要文件依然完好无损。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国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国防科技更是国防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正是像郭永怀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们,用自己的拼搏奋斗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用自己的执着坚守筑起新中国的安全屏障,用自己的爱国奉献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从原子弹、氢弹到“东方红”“长征”,从“悟空”“墨子”到“天问”“神舟”,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个个非凡成就见证着“两弹一星”精神的接力传承,增强着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直到今天,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外墙上,一排大字依然醒目:“热血扬洒,铸就千秋丰碑;精神永驻,化为卫国长剑。”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新的伟大征程上,“中国红”的强大信念,必将引领我们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进军,托举起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杨丽/文 刘静/剪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红”,托举科技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