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希望之城,大美太和绘新景
太和,一方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投资热土,一座充满活力、激情与梦想的希望之城,和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主旋律,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滚滚热潮,正在皖北激荡澎湃的浪潮中高歌奋进。
太和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皖北首位、安徽十强”发展目标,以“五县同创”为抓手,打响“医药高地、诗画太和”品牌,着力打造安徽县域经济“太和模式”。
城乡泛绿,农林交融,农业大县名副其实。夏粮喜获丰收,农业生产持续扩大。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49.6万亩,总产74.9万吨,同比增加7.6万吨;水产养殖稳定增长,水产品产量5780吨,同比增长2.6%。渔业经济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5.0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突出中药材、绿色蔬菜、西瓜等优势特色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抓项目管理、抓技术服务,抓规模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区域规模优势凸显。上半年经济作物面积41万亩,其中中药材12万亩,西瓜6万亩,设施蔬菜8万亩,花卉基地2万亩。新认证绿色食品9个,农产品认证总数达184个;“太和香椿”地理标志已经通过省级评审。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72.2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重点项目建设如期推进。
翰墨飘香,润心养智,文化之城再谱新曲。太和先后获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太和拥有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会员50多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20多人,省级书协、美协会员100多人,全县书画艺术协会、团体50多家,成功举办了四届太和书画艺术节。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以来先后举办8场全县大型文艺活动,成功举办数十场诗书画作品展,戏曲艺术传承效果显著,太和拥有两所省级示范高中,一所国家级职业高中,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20多年居阜阳市前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太和中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全省县级首家三甲中医院;太和县人民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甲综合医院,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太和还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和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各项社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依商兴工,转型升级,医药高地跨越发展。二十万“农商大军”造就了医药、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木材、筛网、绳网、中药材、粮食等八大特色产业。太和作为全国著名的医药集散中心,很早就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大流通格局,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连续3年超300亿元,全国性医药大会——华药会已在太和连续举办15届,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药商前来参展、交易。太和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现有医药类企业394家,其中包括贝克药业、悦康生物制药等骨干企业102家,重点打造了中科创新基地、现代中医药科技城、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产业园、高端原料药公共服务等四大平台,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新天生物、恒达药业、凯拓制药等重点医药类项目加快推进。
绿意盎然,宜业宜居,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近年来,太和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阜阳副中心城市目标,强力推进城市建设。一手抓老城区改造,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太和人乡愁,打造具有皖北特色的老城;一手抓西部新城建设,推动太和县城向西发展,沿河、跨河、拥河发展,形成东西呼应、新旧联动的城市建设局面。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成效较好,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厕、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今日的太和,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循环贯通,一座座雄伟的桥梁巍峨起伏,一座座美丽的公园游人如织,一家家现代化商场琳琅满目,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太和,犹如蛹化而成的蝴蝶,尽现美丽。
长风破浪会有时。一个景城交融、文旅辉映、滨水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太和,正在加速崛起!
图片:铁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