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尿了”也是病!
小孩尿裤子,常常被骂一顿就过去了,可是如果成人尿裤子,那对人的摧残可不小。在我国,每 100 个女性中就有 13-21 个有尿失禁,这一比例在中老年女性中更高,然而研究显示,约有 50-70% 的尿失禁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就医。羞于就医的她们更羞于见人,不少女性因此患上了 “ 社交癌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妇科泌尿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病,表现为咳嗽、大笑、活动甚至行走时出现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在腹部压力增加的同时发生的症状,疾病的发生可能会迁延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随着症状的加重会逐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会担心尿湿衣裤而拒绝外出和担心人前尴尬,所以压力性尿失禁亦被称为“社交癌”。
如不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那么,为何女性会患上尿失禁呢?
1、妊娠后遗症:妇女分娩过后,容易造成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进而扩约肌功能减弱,在产后腹部压力突然增加时,如做咳嗽、打喷嚏、跑步等动作都会出现漏尿的情况,这便是产后后遗症的症状。
2、过于肥胖:身体有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对膀胱造成较大的压力。肥胖增加的重量会向下积压到盆底肌,使盆底肌、神经或其他组织结构长期受到压迫而牵拉作用变弱,便会导致尿液不受控制。
3、雌激素缺乏: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由于更年期以后身体分泌的雌激素减少,会引起尿道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减退、膀胱颈黏膜萎缩,因此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4、精神压力:经常处于高压之下、精神紧绷的人群,会经常处在精神焦虑的状态,也会更容易导致膀胱肌肉过于紧张敏感,长时间下来将难以控制膀胱肌肉的收缩,因此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女性常见的尿失禁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压力性的尿失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腹部压力增加而出现的不随意漏尿,如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跑步,或在做体力活等行为中出现的尿液流出。
第二种是急迫性的尿失禁,一旦出现尿意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不管膀胱充盈量如何,不管尿多尿少都想排尿。
第三种是混合性尿失禁,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同时存在。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因素有多种,最终主要的表现结果是尿道松弛与下移,固定尿道的韧带松弛导致控尿功能障碍。
当尿失禁症状较轻时,患者一般没有治疗意识,但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来处理,比如产后的康复已公认可以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较轻症状的尿失禁可以通过改变生活、运动方式达到缓解,治疗原发疾病如咳嗽来缓解症状。
但当尿失禁症状严重,一般活动甚至是行走都会出现尿失禁症状时,是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治愈。
对于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推荐的一种方法就是尿道中段悬吊术。
那么,该怎么避免尿失禁带来的尴尬呢?如果是漏尿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穿上产后妈妈专用纸尿裤或是尿片避免漏尿的尴尬;外出时尽量减少水分的摄入或预先多次上厕所。
此外,还有几个促进康复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盆底肌锻炼:注重盆底肌肉的训练,强化控制尿流的肌肉,既方便又简单,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以达到防治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
方法如下:收缩、上提阴道及肛门,持续 2~3秒后放松,有节奏的交替进行,持续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2、药疗: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尿失禁的状态,根据自身的情况谨遵医嘱使用药物。
3、手术治疗:如若药疗的效果不是很好,还可通过手术的手段治疗尿失禁。
4、减重:有些过胖的人群,可通过减脂减重的方式缓解脂肪对膀胱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尿失禁的情况。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另外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外口异物感,坠胀不适感,行走时摩擦感明显,严重时有溃烂出血,泌尿系统症状可以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不尽感等。
发病主要原因与盆底支持的肌肉韧带组织松弛有关,妊娠、分娩、绝经、年龄及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遗传等因素均与本病的发生相关。
轻度的患者可考虑保守的手术治疗,包括避免重体力劳动,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等。对于中重度症状明显的患者需要实施手术治疗。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长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