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在民间的淮北大鼓书
太和文化广场,迎新春文艺演出的舞台上,一位白发老者,一袭紫色长衫,一面牛皮鼓,一副月牙铜板,“哧咚咚,叮当当……”鼓点铿锵,声腔悠扬,一曲淮北大鼓《我们的春天》在空中回响。老人双目时而圆睁、时而微闭,不时与台下的观众交流,听老人的唱腔,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手随声动,声情并茂,听者如醉如痴。看着台下热情的观众,说唱老人的眼睛里绽放出激动的神采,声调愈发高亢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曲艺盛行的年代。 说书老人王彦邦,今年69岁,家住太和县金张社区,因自幼喜爱曲艺,16岁时跟随阜阳行流集鼓书艺人方明贺学唱大鼓书。由于他天资聪颖,再加上勤奋努力,很快便学会了《青春似火》、《徐秋影案件》和《烈火前沿》等几部鼓书曲目,并开始登台演唱。由于上世纪6、70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大鼓书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在皖北地区很受欢迎。一面鼓、一副铜板,一张嘴,没有伴奏,方便流动演出。表演方式以唱为主、说为辅,根据情节设计动作,唱腔高亢婉转、语言诙谐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在淮北地区,广受欢迎。 学有所成的王彦邦身背鼓架,一路行、一路歌,风餐露宿,走南闯北,四处演出。每到一处,鼓架一支、鼓捶敲响,铜板叮当,那似说似唱,浑厚粗犷的唱腔,感染众多人,为他们送去了精神食粮。 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县成立了曲艺队,作为队长的王彦邦,率队到城乡各地演出,利用新编的曲目,宣传计划生育、《土地法》等党的方针政策。由于长期在农村宣传演出,被誉为“淮北平原上的文艺骑兵”,见证了淮北大鼓的辉煌。 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形式多元化发展,传统曲艺受到现代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鼓书逐渐淡出了舞台。没有了演出市场,王彦邦便回乡务农,收下的几个徒弟也各奔东西。但王彦邦始终没有放弃淮北大鼓。闲暇时间,在田间地头,在自家小院,依然响起那熟悉的旋律。 2006年,淮北大鼓进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上报申请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媒体的宣传、政府的推动,让淮北大鼓又焕发了光彩,也让王彦邦看到了希望,他坚信,淮北大鼓不能失传。近几年,太和文艺大发展,文艺市场开始活跃。王彦邦积极参与“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创作新段子,以大鼓书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病房里的支部会》、《禁毒攻坚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及《太和新变化》等一些曲目受到群众的好评与喜爱。 如今,年近七旬的王彦邦老人,身体已不如从前,但如果有听众需要,他依然登台演出。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把绵延数百年的大鼓艺术传承下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