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人在天津
本帖最后由 东风吹雪 于 2016-3-12 21:23 编辑偶遇很多太和老乡在天津谋生,有三角元的、有洪山镇的、三塔镇的、有太和八中附近的……
天津自元末明初开埠以来,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是一个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见下帖详细介绍,文字是天津人写的)。
提醒太和的老乡,天津是“碰瓷”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十有八九都会碰瓷,祖传的本领。
本帖最后由 东风吹雪 于 2016-3-12 21:26 编辑
天津的由来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
天津始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公元1206-1368年)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天津建城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卫到公元2005年,天津建城已有601周年。
近代史上的天津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1%。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升。随着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又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这颗渤海明珠必将更加璀璨。
本帖最后由 东风吹雪 于 2016-3-12 21:32 编辑
天津市简称“津”,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过去天津有津沽、直沽、丁沽、津门等别称,明朝燕王朱棣在此地渡河夺了天下,定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市区依海河而建,景色优美。海河五大支流在此汇合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因此天津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
海河穿城而过,盘山伫立京东,自元代以来,一些文人就留下了“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十里鱼盐新泽田,二分烟月小扬州”等赞美天津景色的诗句。清朝皇帝乾隆都曾赞叹:“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此外,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天津不仅各国租界西洋式建筑众多,而且近代以来海内各界著名人物很少有不曾涉足天津的,所以也留下了众多的名人故居。这些饱经沧桑的街区和房屋如今已成为天津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天津的精神核心,游人络绎不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天津有句老话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方舆纪要》中记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俟,固有大直沽之名."
“直沽”二字,最早应源于“直沽寨”.金灭辽后于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并改燕京为中都.由于漕运与盐业的不断发展,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日益兴盛.金代末年,为保障中都及漕盐储运的安全,约在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河口建立了“直沽寨”.因此“直沽”二字是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早的名称,直沽寨则是天津最早的建置. 直沽寨形似神龟,后台为龟首,前台为龟身,背分八格.这座军事据点,打宋代就有.所以当地流传着两句话:“先有大直沽盐粮兵屯,后有天津卫干戈拱北.”当年大直沽四周洼淀密布:南有河滩洼,东有义大湖、东大洼、东大湖,西有镜湖、薛家湖、西大湖,后台以北为龟湖,俗称王八坑.金代任命梁佐为都统,李咬住为副都统戍直沽寨,直到今天,大直沽的梁、李二姓仍然很多.今天的河东体育场,旧时在后台西南,是宋,金、元的教军场.解放后修体育场的时候,还挖出过石棺、金(属)人头.据说大直沽后台的罗姓,相传即元代海运总管罗璧的后代.
津门俗谚曰:“大直沽三件宝:古庙、烧刀(指酿酒业)、台子高.”大直沽地名中有不少以“台”为通名者,如前台、中台、后台、东观台、西观台、刘家台、东孙家台、西孙家台等,显示出大直沽地区成陆较早、地势多高台的地势特点.
早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率兵北上,攻打元军,民间称这次北征为“燕王扫北”.朱棣从江淮一带迁来许多百姓在京、津一带安家落户,开辟村庄.军队则战时打仗,平时屯垦.几年功夫,就改变了元时的荒芜面貌.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十分高兴.燕王心想,自己能文善武,功高望重,居诸王之首,日后定能继承皇位.没料到朱元璋死时却让长子长孙朱允炆(建文皇帝)继位.燕王朱棣认为是朝中奸臣捣鬼,就一面公开宣布在北京登基称帝(永乐皇帝),一面兴兵伐罪,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一天,燕王朱棣督师来到三汊河口海河边,放眼一望,河里舟船相连,岸上车车相接,夹岸人烟稠密,店铺林立,十分热闹.燕王问:“这是什么地方?”左右回答是“小直沽”.阎王想了一下说:“这里有大城市的气势,况我大军路过此处,何以为小?不妥吧!”随臣连忙附和说:“请大王赐名.”燕王命群臣先试取几个.大臣们取了几个歌功颂德的名字,无非恩、德、福、寿之类.燕王听了未加可否,只是仰脸看天.群臣见燕王看天,料定他意在“天”字上.一位大臣说可以改为“天平”,是天子御驾亲征,除奸平乱时路过之地嘛.燕王还是不太满意.另一位大臣说:“依臣之见,不妨改为 ‘天津’二字.”燕王听了很喜欢,吩咐继续说下去.大臣得意地说:“吾皇乃当今天子,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所以叫‘天’.吾皇树万世不移之基,亲率文武百臣,千军万马,在此渡过河津,所以叫‘津’.”天津由此得名.朱棣定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因此天津又称津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乘车信息:
“太和到天津”、返程“天津到太和”,有【谐和号】大巴往返,可以在太和县城太关路口坐车。 这个帖子无人响应啊?太和的老乡在哪里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