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药贩子”正名
为“药贩子”正名 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是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太和药贩子的足迹。世人对药贩子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许许多多贪心的医院院长,药品科长和管药的大人物,纷纷栽倒在药贩子脚下。许许多多资金不足的大中小医院,在药贩子的扶植下生意兴隆。许许多多的药厂,因为药贩子的参与,要么由盛至衰,甚至倒闭,要么起死回生,走向辉煌。太和的药贩子也因此成了无孔不入、无所不能、无所畏惧、无利不图的传奇人物。他们中有空手套白狼的高手;有三天不见水米,跋涉千里、九死一生的一代忍者;也有辞官下海以至倾家荡产的不知足者;更多的是卖牛卖猪做路费一夜暴富,后来资产成千上亿的大富豪。 许许多多的药贩子在起起落落的药潮中改变了性格和人格。在暴利面前,有人利令智昏、背信弃义、坑蒙拐骗、腐蚀干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有甚者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帮别人或自己制售假药。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太和的药贩子,就与假药、骗人挂上了勾。后来上级不得不多次关闭整顿,多亏当时太和县医药局的一帮精英,面对当时现状,顶住药贩子们的不理解、漫骂、威胁、利诱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决果断地对太和的医药市场进行整顿规范,克服种种困难,改造经营场所,对药品的购、销、调、存、验、运实行科学的统一管理。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治理,使得假药、劣药在太和无处藏身,信誉差的药厂和药商没有了市场,也堵住了税收渠道的跑冒滴漏。奠定了华源集团辉煌的基础。 通过整顿,太和的医药市场从此走上了充满阳光的康庄大道。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格局。由其是中国药界盛会“中国华药会”移师太和举办,给太和的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地客商云集太和,带动了太和县金融、通讯、房产、宾馆餐饮、健身休闲、交通运输等等所有行业的繁荣。太和城的每条街上,大小饭店鳞次栉比,你差不多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能喝到世界各地的名酒。在太和就连推三轮、擦皮鞋、修拉链的生意都是红红火火。据有关资料披露,在全国县城中,太和的居民存款额第一、手机用户第一、汽车保有量第一、居民消费能力第一。在太和街头经常见到宝马、保时捷、劳斯莱斯等豪车的身影。成千上万家饭庄酒店整天座无虚席,歌厅舞厅门厅若市,一家中等超市日营业额达一百多万。房价比中等城市还高。这些不可思议的奇迹,都应归功于太和的医药市场。 太和的药贩子也不再风餐宿露、火车、汽车的常年奔波在祖国各地。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药品仓库;1500多台货运车辆,每天呑吐药械20万件;1、8万平方米的展销大厅;8千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还有22个子公司的营业大楼,给上万名华源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2003年9月成立的华源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发展到2010年底,在全国每县区发展一名“创业者”,推出了“创业者模式”。通过鼠标、键盘转动了医药行业的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网上销售已达到5亿元,十二五末,“创业者”将覆盖二千多个县区,销售额将达到一百亿元。 电子商务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使药品流通更加迅捷、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资金流转。并且减少了供应商、批发商、医药公司等众多的中间环节,对降低药价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太和县的十二五规划中,医药商业和工业要实现年产值“双500亿元的宏伟目标,我们的医药人还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和付出。 “贩子”这名称古往今来多为形容做小本生意的游商,他们中有人在经营中掺杂兑假,以次充好,少斤缺两,坑蒙拐骗。给“贩子”这个词染上了唯利是图,奸诈狡猾的贬意色彩。如今,在安徽华源集团这个舞台上,太和药贩子已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从学历、文化、知识、经验、道德、素质已进入到社会优秀人群的行列。凭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应该再以药贩子相称。我想,称他们为太和药商或太和医药人较为合适。太和因医药市而骄傲,医药市场因太和药商而辉煌。当年在建中的华源物流园、展厅、五个子公司大楼
页:
[1]